基于档案网站和社交媒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查研究——以江苏省档案馆为例
[发布时间: 2022-09-29 08:25 ]  本文已被浏览过: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江宁区档案馆 张涵

内容摘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各项爱国主义活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借助网络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本文以江苏省档案馆为例,简述其档案网站和主要社交媒体平台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况,并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档案网站、档案社交媒体

0导言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明确了新时代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把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积极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基于档案网站和各种自媒体社交网络平台,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许多真实生动、简便易读的教材,使得爱国主义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

笔者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得到检索结果474条,除去期刊通知6篇、年鉴简报133篇,共得到学术论文335篇。同法,以“档案网站、档案社交媒体”为关键词检索,得出检索结果54条。通过简单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首先,从论文发表时间和数量上看,关于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论文,最早发布与1994年;而有关档案网站、档案社交媒体建设研究的论文则从2014年才开始出现。前者的研究不仅从时间上早于后者,在数量上也远多于后者。其次,从研究的内容看,关于“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建设档案馆爱教基地、如何开展档案馆爱教基地活动、如何做好爱教基地宣传等方面;关于“档案网站、档案社交媒体”的探讨则多涉及档案馆信息化服务、档案文化传播等话题。

总之,学术界对于“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档案网站、社交媒体建设”这两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在探讨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当前如何更好地结合档案网站和档案社交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充分发挥档案馆爱教基地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1、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1.1档案馆的文化功能

档案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原始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作用。《档案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档案与文化紧密相连,是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重要条件之一”1,档案记录的文化性和档案载体的文化性共同构成了档案的文化性2,使得档案成为历史文化的积累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意义非凡。

性质决定功能,档案的文化作用决定了档案馆具有文化功能3,各级各类档案馆作为国家规定的档案保管机构,其文化功能的具体内容包括:文化存储、编研、教育等。近几年来,随着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档案馆文化功能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无论档案馆如何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往往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关注最为密切的。

1.2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档案馆因其保管的各种档案,积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部分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下来,存放在档案馆中,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向群众展示这些原始记录,一方面发挥了馆藏档案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陶冶全民的爱国热情,推进档案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

2、档案馆利用档案网站和社交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及优势

利用档案网站和档案社交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各级各类档案馆收藏的不同年代、不同载体的档案史料,有关人文地理、文化遗产、杰出人物、历史事件记录等各个方面,利用这些教材浓缩编研成文章推送,一方面确保了文章的真实性、专业性,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旋律;另一方面大大便捷了群众获取档案信息的方式,相比传统的档案展览等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方式,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3、江苏省档案馆基于档案网站和社交媒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江苏省档案馆为中共江苏省委直属事业单位,是集中统一保管江苏省省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成员单位。

馆藏档案资料101.6万卷(截至2020年初),历史跨度超500年,包括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四大部分,载体形式有纸质、录音、录像、影片、照片、光盘、缩微胶片、实物、电子档案等。馆藏《韩国钧朋僚函札》档案和《南京长江大桥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5

近年来,江苏省档案馆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初心,以“为党护旗、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为使命,坚持把加强政治建设、确保政治过硬作为核心要求,把基础业务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把红色档案作为开发利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始终,积极深化机构改革,坚决扛起档案安全政治责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发挥了积极作用。6借助互联网平台,江苏省档案馆积极建设档案网站和档案社交媒体平台,许多地方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因此本文以江苏省档案馆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为研究对象。

3.1档案网站

江苏省档案馆官方网站即“江苏档案信息网”、“江苏档案”,整个网站由首页、本馆概况、法规标准、档案服务、视频集萃、档案文化6个板块构成。整个网站于2003年发布了第一条公告,内容为“馆藏全宗介绍”,最近一次更新时间是2021年4月8日,内容为馆内通知公告。在网站的最顶部,设有微博、微信链接,可以直接转到江苏省档案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页面,此外网站顶端还设有站内搜索框,可以快速搜索用户所需内容。

江苏档案网在利用网站发布馆内活动公告、规章制度和省内馆际动态之余,还积极开设红色板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

网站“首页”的“共产党在江苏百年记忆”、“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兰台战疫”、“国家记忆,百姓春秋”等专题专栏,围绕某一时段内的热点话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

“视频集萃”板块,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向用户展现江苏省各档案馆的档案宣传片和省内各项大型档案会议、活动现场。其中的“档案见证小康路”、“久久为功”、“光影兰台”模块,用较为文艺的标题和最直观的视觉手法展现扶贫路上的档案故事、建党99周年宣传和先进人物报道。

“档案文化”板块是江苏省档案馆根据馆藏档案资源编研开发的各项档案产品汇集,包括与《江苏经济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等报纸发布的档案特刊以及与江苏省档案学会主办发行的《档案与建设》杂志。“档案文化”板块的“档案故事”、“档案展厅”等部分发布了许多红色档案故事。

3.2官方微博

江苏省档案馆的官方微博名为“江苏档案”,创建于2013年9月26日,已发布3550条微博,粉丝数量27796,关注了南京档案、德州档案、珠山档案等484个微博账号。江苏档案微博号是江苏省档案局发布档案资讯最有影响力的平台之一,其发布的微博内容除了图文转载、新闻速递、会议播报和档案利用事例等日常业务之外,还包括许多红色档案、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例如“#江苏档案文化专题片微播季#、#江苏抗战#、#江苏三十年历史上的今天#、#档案穿越#、#毛泽东文稿的故事#”等。

3.3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名为“江苏档案”,包文章推送、经典回顾、远程学习三部分。“文章推送”中,最早的一条微信推送发布于2014年5月26日,微信推送多以介绍档案小知识、公布活动消息、转载微博推送的#档案穿越#、#民国官司#、#历史上的今天#等内容为主,与官方微博和档案馆网站上推送的内容基本相同。“经典回顾”栏目分为原创文章和转载文章,推送精品系列文章和档案界重大消息通知。“远程学习”则与江苏档案教育平台挂接,可以由此端口进行档案业务课程学习。

4、新时期档案馆利用网络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4.1立足馆藏资源,开发特色板块

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01.6万卷,历史跨度超500年,根据对馆藏的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以及各类特殊载体档案、资料的挖掘编研,档案馆得以在档案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各类红色专题板块,图文并茂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

由此可见,馆藏档案资源是各档案馆利用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这些馆藏资源为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奠定了丰富扎实的原始史料基础7。所以各档案馆,一方面应当继续坚持对馆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加工,只有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利用网络形式开展档案的爱国主义教育才有可能。另一方面,档案馆应当不断加强档案的接收,扩大档案接收的范围及种类,以此拓展自己的馆藏资源。

此外,档案馆应当注重对已有的馆藏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革命历史时期档案、历史名人档案等具有红色价值的档案资源。这些历史档案见证了新中国从建立到发展的曲折历程,记录了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是十分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为社会研究革命历史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点燃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公众树立高度的革命事业心;更是档案馆展现馆藏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契机。

4.2注重用户的参与互动,增加互动趣味性

以2021年3月为例,江苏档案微信公众号更新13条微信推送,微博转载5条推送,档案网站更新126条通知、文章(如下表),根据数据不难发现,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阅读量明显高于网站更新和微博推送,而且总体来说,无论是档案网站还是档案社交媒体平台,评论量都比较低,用户与网站、平台的互动性不强。

2021年3月江苏省档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更新情况表


更新数量

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文章更新数量

最大阅读量

最多评论数

江苏档案网站

126

32

269

微博

5

5

转载公众号

0

微信公众

13

8

4233

21

档案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互动量的多少是其影响力大小最为直接的反应8。推送的文章再好,没有用户浏览,又或者用户浏览之后就关闭页面,没有思考和交流,那么爱国主义教育就只流于形式,很难深达人心。因此各档案馆在利用档案网站和各类档案社交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时,应当注意“以人为本”,开发用户喜闻乐见的文章推送,提升用户的参与感。档案馆有必要培养具有互动服务意识的档案工作人员,能够在网络上及时回复用户的提问,积极与用户围绕推送文章内容展开交流探讨,不断吸取用户提出的建议,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对档案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爱国主义信息推送的满意感。

4.3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建设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江苏档案网站上一些板块内容有交叉重复现象,用户在浏览时很容易造成混乱,在退回上一页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所需内容的现象;档案微博更新时常转载微信公众号和档案网站上的推送内容,以tag作为内容模块的划分,在寻找系列文章时往往比较麻烦;微信公众号板块,“全部文章”和“经典回顾”部分又有重复,且“经典回顾”中既有红色故事推送,又有档案会议速递等业务推送,内容划分比较混杂。这就启示各档案馆借助档案网站和档案社交媒体平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时,最好做好相关内容板块的划分,打造与日常业务板块具有明显区分度的专题专栏、精品推文。这样可以避免与一般推送混淆,方便用户快速定位。

5、结语

档案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为了让人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党的历史,铭记党的英雄故事。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和社交自媒体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愈发成为档案馆和群众对话交流的桥梁。利用档案网站和档案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应当注意立足于已有的馆藏资源,开发特色系列文章;多与推送用户展开交流互动,积极聆听群众意见,改善自身不足;不断完善推送文章的内容划分和作品质量。信息化浪潮下,希望各档案馆抓住契机,更好地发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