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邢青松:带富为民的“螃蟹书记”
[发布时间: 2022-11-10 10:44]  本文已被浏览过: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起螃蟹喽!”今年,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的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又迎来螃蟹丰收。养殖基地内,蟹农们起网捕捞,水塘边满是螃蟹。早起的蟹农时常会看到一位脸庞黝黑、个子不高的汉子在蟹塘边转悠。

他有时默默不语,弯腰蹲下身子朝水里看上半天,有时跟蟹农们深入交流,询问还有哪些困难。他是全国人大“邢代表”,他是村里的“邢书记”,他是负责推进万亩高效水产生态养殖项目建设的“邢董事长”,他是“固城湖”螃蟹产业的“领头雁”……但大家还是喜欢叫他“老邢”。

他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书记、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兼理事长邢青松。

火线入党”刻下初心

在邢青松的办公室里,最醒目的地方摆放的是他在前线递交的入党志愿书。19857月,20岁的邢青松在入党申请书上按下红红的指印,在老山前线“火线入党”,从此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就永远刻印在了他人生信条中。

两年后,他回到家乡,被安排进高淳县城工商银行工作。那些年,眼看着家乡父老乡亲守着一方好水,却依然过着困难的日子,邢青松心里很不是滋味。1992年,他主动放弃了银行工作“金饭碗”,回乡养蟹,端起了螃蟹养殖的“泥饭碗”。他领着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一条“共避风险、共享品牌、共谋发展、共同富裕”的合作富民之路

共同致富 不负重托

刚开始的几年,因为对螃蟹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缺乏了解,邢青松欠下了100多万元的外债。痛定思痛后,他意识到养螃蟹投入高、风险大,单靠一家一户的“小舢板”,扛不过市场经济大风浪。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给了邢青松坚定的决心,2008年,邢青松创办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把高淳当地分散的螃蟹养殖经营户组织起来,共同抱团致富。

第十五届中国高淳固城湖螃蟹节开幕式

(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固城湖水产田

2010年,他又联合南京、苏州、无锡等五市区域内的水产养殖户和水产品经纪人共同组建江苏首个省级水产合作联社——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经过10多年的努力,联社已发展成覆盖20多家成员合作社、3000多家螃蟹养殖户的“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20年,联社销售总额5.95亿元,社员人均直接增收超1万元。

高淳螃蟹市场 

邢青松始终没有忘记在最困难的时候,许多农户、朋友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他说,“我特别感谢当时把螃蟹提供给我的蟹农们,他们说,‘挣到钱再还,没有就算了。’” 正是这种信任和托负让邢青松始终坚守“不让一个社员利益受损”的承诺。

2011年,高淳遭遇干旱,蟹塘水源吃紧,邢青松第一个喊响“蟹塘放水,我是党员我后放”,让群众的蟹塘先进水,自己的蟹塘最后一个进水。2016年特大汛情,为防止养殖户房屋、蟹塘被淹,邢青松喊出“抗击汛情,我是党员我先上”,将自家蟹塘当储水池,破塘引水,蟹农的蟹塘保住了,他的螃蟹却冲没了。邢青松一直说,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党的好政策的“执行者”

从一个社员不满百人的村级合作社,发展到覆盖南京、苏州、无锡等五市的省级合作联社,20145月,联社党委成立,这是南京市第一家合作社党委。作为党委书记,邢青松始终把抓党建作为第一任务,探索形成了组织联建、队伍联带、党群联心,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制度引路、教育引导、服务引领“三个三”党建工作法。 

第十六届中国高淳固城湖螃蟹节开幕式

(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2012年以来,联社党委先后把12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56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13名党员致富能手成为联社骨干,4名联社骨干被镇党委培养选拔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为党的富民政策的宣传员、执行者。联社党委每年挂钩帮扶1个经济薄弱村,党员社员每人每年结对1户困难家庭,通过资金帮扶、科技帮教、营销帮带,累计带动523户农户脱贫,带动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1.3万元。

2021年度“全国十佳农民”风采展示

20188月,以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为龙头,围绕螃蟹、有机大米、茶叶三大富民产业,高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联盟成立,由邢青松担任联盟理事长。在他的带动下,围绕“党建联盟+合作社党组织+党员+农户”产业链条,当地建成农民创业培训中心、淘宝电子商务村,同时整合螃蟹博物馆与螃蟹养殖区,打造集观蟹、捉蟹、品蟹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体验式度假区,蹚出了一条党建强社、合作富民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2019年起,顺应群众期盼,邢青松担任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书记,更充分发挥带富能力强的本领,带领村民共同发展。

上任第一天,邢青松就组织召开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定要当好乡村振兴带头人”。他承诺:村民们提出的绿化卫生、环境整治、水质改善、壮大村集体经济等11个问题,将在三个月内全部得到解决或回应。

邢书记说话算数!”现在这是茅城村村民们的一致心声。茅城村永成河原先河道杂物多、水系不流动,如今水清岸绿。不止如此,村里还新建了休闲广场,晚上散步、跳广场舞都有地方去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村民们对这位新书记的“好感”更多了,大家看到邢书记大年三十就开始走访,逐户摸排年前从湖北归来人员及接触者情况,为保一方平安奔波劳碌。

作为村支书,既要管乡村建设治理,也要管乡亲勤劳致富。“只有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大家的欢声笑语才会多起来。”邢青松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供销合作社的支持,由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三级供销社和砖墙镇及茅城村共同出资成立了江苏青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永胜圩万亩高效水产生态养殖基地项目建设。

在公司首次股东大会上,邢青松就作出承诺:作为公司的掌舵人,自己不分一份股,不拿一份工资,将以茅城村的发展带动全镇10个村壮大集体经济。在砖墙镇范围内,他带领公司“一班人”从1.08万户村民手中流转土地2.1万亩,打造永胜圩万亩高效水产养殖基地,建成后每亩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占全镇人口91%3.5万人都能以土地租金、劳务薪金以及分红股金等形式从中受益。

蟹农们常年看到邢青松戴着一顶竹编草帽在基地上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看见他那顶草帽,大家心里就特别踏实。

建言献策守初心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邢青松长期关注“三农”,从建议支持高淳固城湖退圩还湖项目,到加大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再到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他一直坚守着一位农民代表的本色和初心。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尤其是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21年全国人代会上,邢青松在深入思考和充分调研后提出建议:希望国家部委大力支持南京市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在邢青松看来,建设国家农业园的目的,就是促进产村融合,带动乡村建设,实现强村富民。“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块“金字招牌”的效应,不应仅仅局限在园区内,而是要辐射到镇上和村里,让产业链延伸到镇村。为此,他还建议国家部委支持“园镇村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强村富民。

心系水产养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邢青松提出了关于加大对池塘养殖生态化改造政策扶持的建议,“不仅是我们当地的螃蟹养殖,全国很多地方的水产养殖都需要进行池塘的生态化改造。邢青松说:“既然农民朋友选我当人大代表,我就要当好这个代表,要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作点贡献。一届履职结束后,大家要是能说上一句‘这个邢代表还不错’,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走在3公里长的观蟹大道上,两边一眼望不到边的万亩高效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十分壮观,蟹香稻肥,蓝天白云,不少游客驻足留影。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强社富民不能光靠“养螃蟹、卖螃蟹”一条腿走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老兵,邢青松带领乡亲们走好三产融合发展、多渠道增收的路子,他有信心,更有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