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 > 理论研讨
高淳区档案馆 韩文华
高淳是一方革命英雄辈出、浸染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作为新四军东进第一站,在华东抗战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留下了丰厚的红色遗产。保管好、利用好这些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每一个高淳档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年来,高淳区档案馆坚持主动作为、积极谋划,用实际行动彰显档案人的使命与担当。
一、强化党的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这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根本遵循。
高淳区档案馆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坚持、坚定档案工作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档案鉴定开放、提供利用、编研展览、对外宣传等工作中,做好档案资源的把关人,将政治要求落实到档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全馆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大对馆内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档案专业知识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新进档案工作者思想、业务的培训,引导全馆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其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内行人,努力锻造一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奋斗激情更加饱满的档案铁军队伍。
二、聚焦“四个好”的目标任务,强化档案资源建设
(一)记录好、留存好红色档案,做红色资源守护人
1943年,新四军一支队16旅和苏南地委在高淳重建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成为溧高县委乃至苏南三地委活动的中心。革命先烈们在此地开辟建设高淳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击日伪军、减租减息、扩武招兵、剿匪反霸等工作,在苏南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更好地保存好、守护好具有高淳地方特色的红色档案资源,区档案馆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机遇,积极开展红色档案挖掘和数字化等工作,加大红色档案的征集工作力度。充分挖掘高淳红色西舍、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高淳老街等一批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先后编纂出版《高淳新四军人物传奇故事》《溧高抗日烽火》《高淳红色遗址》等红色刊物十余本。开展亲历者口述史档案采集工作,完成区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资料征集、高淳区桠溪镇西舍村口述史等采编工作,其中《红色西舍》口述史采编文字资料6.8万字,图片261张,刻制光盘46张,为红色西舍党性教育基地共计提供30多万字史志材料。高淳区档案馆也积极开展红色文物征集工作,会同区新四军研究会,前往上海拜访高淳籍老将军陈辉家人,征集高淳抗战时期相关革命文物若干。深入调研走访座谈,充实打造江苏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铁军精神教育基地——“红色堡垒西舍”;与市馆共同打造高淳区阳江镇西莲村红色历史展览馆——高淳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成立所在地。
(二)保管好、利用好档案资源,做档案工作宣传者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区档案馆在全力推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上积极作为,认真履行档案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中心大局的职责。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档案业务规范化指导工作,区内四家机关部门完成4A级数字档案室创建工作;加强对区域重大项目档案、乡村记忆档案、新农村档案、出生证明档案等民生领域档案资源的建设工作,有效推进重要档案收集保管。按要求对高淳区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重大档案进行分阶段接收,全区精准扶贫档案已全部接收完毕并完成数字化,疫情防控档案接收也达序时进度。
收集好、保管好档案资源,还要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区档案馆通过组织与区内其他机关部门、机构开展共建活动,形成工作合力。与区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电视宣传片《东征之初》,在高淳电视台推出《高淳党史大事记》栏目;在《今日高淳》报推出“追寻高淳红色印记”栏目,每周二、周五刊登“革命任务”“红色记忆”“高淳人民革命史”。借党史学习教育之机,高淳区档案馆把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与党性教育、“四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开展“党史书籍进校园,红色文化润童心”等活动,向区机关单位、中小学校等赠送《高淳人民革命史》、系列连环画《高淳抗日烽火》等具有地方特色鲜明、可读性强的党史书籍共计1800册,为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教育题材。
三、深化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拓宽档案服务渠道
档案工作发挥着“守护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要最大限度提升查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档案服务的新需求新期盼是什么,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人首先要答好的“时代之问”,也是档案工作的“国之大者”。
提升查档利用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新需求。为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水平,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区档案馆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克服人员少,资金难的问题,将拟定于2025年前开通的远程查档管理系统,提前在全区8个街镇便民服务窗口及区市民中心婚姻登记处建立联通,极大缩短了群众查档距离,提高了群众查档效率,真正做到让查档更便捷,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疫情防控期间,区档案馆通过电话查档、网络预约查档等方式,提供不见面查档服务,以满足群众查档用档需求。远程查档系统建设以来,高淳区档案馆共通过提供婚姻等民生档案查询利用共计1021人次。
(二)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新期盼。档案馆是特殊的政治机关,具有鲜明的政治烙印,为让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区档案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苏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载体作用,热情接待机关部门、中小学校前来开展参观、学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展示高淳区历史底蕴、红色档案资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筑牢信仰根基。近年来,共接待区内机关部门、中小学千余人次参观学习。深入践行档案工作“为民服务”职责初心,成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村落,进行疫情防控协助、乡村帮扶、社区文明整治等服务。行力所能及之事,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
四、稳中求进,谱写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华章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区档案馆将紧紧围绕档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使命履职尽责;紧紧扣牢“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的目标狠抓建设;紧紧盯住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问题攻坚克难。
(一)把政治标准贯穿始终。围绕“兰台服务零距离”党建品牌,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中尽到责任,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
(二)把档案建设贯穿始终。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力度。将档案资源建设向民生领域延伸,丰富档案种类,突出红色资源档案、精准扶贫档案、生态建设、特色养殖业以及新农村建设档案等特色档案的建档工作,力争形成一批能够反映高淳一方人文背景、历史风貌、地域产业特色的档案文化。加强对全区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开展对部分机关、街镇的档案调研工作,加强对街镇精准扶贫档案的归属指导工作,推进全区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保障档案完整与安全。
(三)把档案宣传贯穿始终。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完善自身档案数据库,探索更多惠民便民的档案服务方式,努力实现档案馆与各部门之间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实现馆际间远程数据共享,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多元化需求。扩大档案宣传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已有的馆藏档案史料,编纂一批具有高淳地方人文特色的史料汇编或影像媒体,开展系列档案宣传活动,塑造档案工作形象、传播档案信息、展示档案工作成果。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淳区档案馆将从党的百年辉煌奋斗历程中汲取推进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中增强档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全面推动档案事业在“十四五”发展中取得创新,彰显档案工作的大作为,书写档案工作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