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红色印迹|复成新村10号
[发布时间: 2024-04-25 14:00]  本文已被浏览过: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复成新村位于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申家巷社区马路街西侧,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始建的住宅区,因靠近城东的复成桥而得名。现列为秦淮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复成新村10号(现7号)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南京市委秘密开会处旧址。1948年下半年的南京陷入更加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由于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使得国民党反动派在南京疯狂搜捕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194812月,在南京城内坚持地下工作的中共南京市委为了更好地与敌斗争,决定在常府街附近当时门牌号为“复成新村10号”的房屋内建立一个新的秘密开会处。这里位置比较偏僻,开会时如遇紧急情况更容易安全撤离。复成新村10号是地下党员顾公泰父亲的房屋。

1949年南京市街道详图局部

(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图源:微南京

顾公泰,1917出生,江苏南通人,1946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早年就读于北平汇文中学、省立南通中学。193711月底赴兰州,历任甘肃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合作指导员、交通银行兰州分行办事员。1941年夏,考入四川成都光华大学经济系,次年转入乐山武汉大学学习。1942年秋,在校内参与发起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展抗日民主运动。19453月,参加由中共南方局青年组指导建立的、统一领导武大学生运动的“核心组织“,出任书记一职。

顾公泰户籍卡

(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19466月顾公泰大学毕业,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命前往南京,进入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南京分局工作,以此职业为掩护从事地下斗争。1948年春,按照中共南京市委指示,以“南京市银行业同仁联谊社“和《银讯》半月刊为阵地,在各种学习和文娱活动中进行进步思想的宣传,团结教育银行业职工。11月,担任新成立的中共南京市委银钱业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参与领导全市金融业职工反搬迁、保护银行及钱庄的斗争。

半月刊《银讯》

194812月,顾公泰说服父亲动员全家老小十来口人从该房迁出,分散到亲友家中居住。当时顾公泰妻子徐锦明怀着孩子,但顾公泰为了革命事业仍让妻子迁移到上海投靠朋友。

如今的复成新村7

此时刚从四川到南京从事地下工作的万放、刘舒夫妇承担了进驻和看守秘密开会处的职责。这对夫妇此前也是武汉大学学生,毕业后一起投身革命。当时万放的公开职业是联合征信所南京分所记者,薪资微薄;刘舒公开职业是中学教师。因工作需要,刘舒遵照党组织指示,辞去教师职业。夫妇二人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努力守护着这个秘密开会处。市委每次到复成新村开会时,由刘舒负责接待委员们入内,万放则负责在房屋周围巡视,既要确保开会的市委成员们安全进入会场,又要在会后送每一位同志安全离开。夫妻俩不分昼夜关注着复成新村内大大小小的动静,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确保了秘密开会处一直使用到南京解放。

复成新村10号秘密开会处建立后,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副书记刘峰和委员朱启銮、王明远、陈慎言5人经常到这里碰头开会。当时,为了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地下斗争,市委5名委员做了分工,大多时候都是各自工作,除市委开会时碰头,平常几乎不可以见面。重大事项的讨论、斗争策略的制订,市委5位成员都要到秘密开会处碰头之后进行。

南京解放前几个月,中共南京市委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广泛开展反对搬迁并保护工厂、机关、学校、商店、仓库,迎接解放军渡江和南京解放的斗争,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情报,策动国民党海陆空三军起义,在隐秘战线上积极配合渡江作战。1949217日,国民党海军最先进的巡洋舰重庆号起义;紧接着,海防第二舰队起义,被称为蒋介石“御林军”的南京警卫师起义……南京市委还组织了工人自卫队,有效阻止了国民党撤退时的破坏,动员大批船只到北岸迎接大军过江。

重庆”号巡洋舰士兵解放委员会成员合影

1949510日,刘伯承(一排左五)接见海防第二舰队林遵(一排左六)等海军起义人员

这里实际上也成为南京解放前夕市委主要活动地之一。当时的复成新村10号见证了南京解放前夕白色恐怖统治之下中共地下党以“时刻准备上雨花台”的决心,坚持黎明之前最后一段斗争的光辉历史。

20146月成新村被秦淮区文化局公布为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20197月被中共秦淮区委组织部列为红色秦淮现场教学基地,202163日,获评江苏省首批100个红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