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这一次的南京city walk 跟着档案走!
[发布时间: 2023-09-28 14:50]  本文已被浏览过: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828日起至31日,央视CCTV4《走遍中国》栏目推出的四集纪录片《走进南京》,聚焦南京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消费、新需求,展现南京文旅新形象、新魅力、新体验。
档案记录了南京百年城市历史的宏伟画卷,档案中的工业明珠、文教昌盛、城南往事、璀璨非遗……以贴近百姓生活的视角打开了不一样的南京city walk

193155日,吴琢之创办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公共交通集团前身)。并购了南京零零散散公交小企业后,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创建,并陆续开通了市区至中山陵游览车——陵园线,及南京市区内的1路线、2路线,仅用5年时间,就独占了南京的客运市场。

当时,穿梭在南京大街小巷的江南汽车公司公共汽车,皆是自行设计制造,车身漆为淡湖蓝色,这种配色一直持续了50年,是彼时南京公交主色调。

1937年,江南汽车公司进入全盛时期,开行市区公共汽车线路6条,郊区线路2条,另有南京至杭州、宜兴至无锡、南京至湖熟的长途客运线路3条,拥有汽车304辆,职工1600多人。

在这些线路中,1路车行驶的是公认的火爆路线,被誉为南京公交的“黄金线路”。当时,1路车设夫子庙、太平巷、大行宫、新街口、薛家巷、鼓楼、山西路、三牌楼、萨家湾、热河路、下关火车站等十多站,所经皆是热闹之地,因此客流量大。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汽车公司在1933年开通1路公交线后,多少年来线路走向几乎都没有变化。现在的南京1路公交,途经许多著名景区景点 ,比如南京长江大桥、夫子庙等等。南京公交1路的线路长度为上行15.5千米(南堡公园至太平南路夫子庙),下行16.2千米(建康路·夫子庙为至南堡公园),北起于南堡公园站,南止于夫子庙总站。

话不多说,这一次的city walk就跟我们一起坐上江南汽车公司的“1路车”,去看看档案中的南京。

第一站

夫子庙站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1034年(宋景祐元年),是古代中国江南文化枢纽,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
上世纪3040年代,南京本帮菜馆集聚在夫子庙周边一带。第一春、海洞春、共和春、老万全、长松东号、嘉宾楼、大集成、老宝新、金陵春等都打出京苏大菜的招幌,以招徕食客。据档案记载,1935年南京酒家菜馆多达1151处,而近半数聚集在夫子庙一带。

秦淮美食地图

武定桥旁的包顺兴茶馆

贡院西街上的商号登记申请表

第二站

大行宫站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  station 

明清时代为了管理云锦的生产,朝廷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府”,即官办织局。自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16631727),江宁织造府的主官相继由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叔父曹頫三代四人担任。2003年,八十多岁的吴良镛受到家乡南京的邀请,主持设计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感慨" 白头相见江南"。接受设计项目后,他遍阅红学资料,拜访专家学者,到各地考察红楼建筑。


南京中兴源丝织厂八宝团龙、福禄锦样卡(南京市档案馆馆藏)一座依托原址建立起来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坐落在闹市之中,复建了织造府中原有的西池、楝亭、萱瑞堂、西堂等建筑,从南到北依次叠起,宛如一幅江南山水画。


丝织业调查记(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第三站  新街口站

南京新街口”地名出现于清朝同治年间,它最初是一条连贯糖坊桥至明瓦廊之间的狭长街道。随着历史的变迁与南京的发展,新街口成了南京市内街道上的第一个广场,又称第一广场。

金陵饭店  station 

19803月,金陵饭店破土动工,处处坚持高标准,力求与国际接轨。从最初21天浇筑一层,通过改进施工技术,缩短到7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创造了我国高层建筑史上的奇迹。
1983104日,金陵饭店正式开业。它凭借37层的高度问鼎“中国第一高楼”,还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管理的大型国际酒店、中国第一个高层旋转餐厅、中国第一个屋顶直升机停机坪、中国第一座大型室内停车库、配备中国第一部高速电梯。

20世纪80年代初正在建设中的金陵饭店

金陵饭店旧影 

大华戏院  station

大华戏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67号,地处新街口南端,建于1934年,是南京著名的电影院,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主持设计,规模、设施均居南京之首。
1936529日开业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应邀演出,众多商贾名流亲临捧场,几乎半个南京城的市民都跑来争睹盛况,轰动一时。

1959年的大华戏院

1936年大华戏院营业执照(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中央商场  station

南京中央商场始建于1936年,由张静江、曾养甫、茅以升等社会名流和爱国之士创办,在新街口建成一座三层、占地8000多平的商场大楼。考虑到商场计划建在全市的中央位置,商场定名为“中央商场”, 在当时,这一座大型商场的出现,标志着传统商业迈向现代商业的里程碑。1949426日,中央商场在解放后的南京城率先恢复营业,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66年曾改名为人民商场,上世纪九十年代恢复原名。

1983年人民商场外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商场内景

第四站

玄武门站

1910年,南京举办了中国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劝业会筹办期间,两江总督端方下令在明城墙神策门和太平门之间另辟一新门,连接博览会主会场与玄武湖,方便中外宾客游览。1929年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应邀题匾“玄武门”三字,沿用至今,现为玄武湖公园大门。

玄武门城门设计图(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城墙建筑合同(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上世纪80年代玄武门“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南京城墙志》有载,“台城”是东晋、南朝时期的建康宫城,也就是皇帝居住的皇宫所在地(也称为“禁省”)。之所以以“台”命名,是因为当时总管全国政务的尚书台(尚书省)设在宫城之内,这一时期的皇宫因此俗称“台城”。


1929年的台城

第五站

南堡公园站

南京长江大桥   station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来访的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第一座设计施工全部由中国自主完成的大桥,素有“争气桥”之称。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1968930日下午3点,第一列火车拉着7节车厢从南向北驶过南京长江大桥时,5万多人齐聚大桥,只为一睹南京长江大桥“英姿”,庆祝和见证大桥的铁路桥正式通车。

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流年有色,古城有光。六朝古都南京的气韵、温度、味道,就收藏在每一份档案、每一处历史遗存和大小街巷之间。一张70多年前的南京公交行驶路线图带您看尽时空烙印在老南京的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