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丝织业历史悠久,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丝制工艺品。1935年出版的《首都志》认为“南京工业,以丝织手工业为大宗,出品有四种,而缎为之最。缎业始于元而盛于清,”“缎业外有云锦业”。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加强档案史料对社会开放与研究,助力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南京市档案馆以“南京云锦和丝织业档案汇编”为课题向国家档案局申报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并立项。本书以档案汇编的形式,收集了有关档案馆馆藏1928年至1948年间的原始档案,对近代南京地区云锦和丝织业管理经营状况的政府公文进行了梳理,依据档案内容编为上下两册,包括云锦和丝织业的概况调查报告、行业组织管理、征税与收缴捐款、开办和商洽贷款以及组织成立同业公会等五个部分。本书上册收录了当时南京地区蚕桑、蚕丝、缎业和丝织业状况的一些调查和统计表,行业管理中所选档案记载了南京国民政府和民国南京市政府为发展丝织业、提倡与改良国货、救济行业所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反映了云锦和丝织业遭受的冲击与困难。下册主要记载了行业的捐税负担、贷款以及市内丝、绒、缎、云锦等业成立同业公会的情况。从档案中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市的丝织业即反映经营困难而捐税又重,南京市政府虽然开办了改良绒缎贷款,原籍以提倡和改良国货,但是受进口纺织品、长期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行业一蹶不振,由同业公会出面,通过政府向市内银行申请救济贷款以维持经营。这些档案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近代南京云锦和丝织业沿革提供了详实素材。本书选辑的档案,包括南京市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开放历史档案,原件全文影印,分专题结合时间顺序排列。个别文件中如有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予以删减,以节选的形式收录于书中。本书档案文件标题为编者所拟。档案中原标题完整或基本符合要求的尽量使用原标题;对原标题有明显缺陷的进行了修改或重拟;无标题的则加拟标题。标题中机构名称使用机构全称或规范简称,历史地名沿用当时地名。档案所载时间不完整或不准确的,作了补充或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