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档案捐赠人故事|庄寿强:体育锻炼,促成我健康工作57年
[发布时间: 2024-01-18 13:30]  本文已被浏览过: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今年9月南京市档案馆面向社会发出《档案征集公告》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踊跃捐赠。捐赠者有奥运冠军、文化名人、普通市民……捐赠档案中有一本非常特别的精美手绘《锻炼日记》,它为我们讲述了这位档案捐赠人的故事。

庄寿强,1945年出生于南京,南京大学地质学本科及研究生毕业。曾在青海石油局地质研究所工作,1982年起在中国矿业大学任教,1993年破格提升为教授。

除地质专业课外,还在校内外讲授所创建的多个新学科课程(其中的普通创造学2001年获国内唯一的“创造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他是57年持之以恒的锻炼实践者、理性探索者、健康受益者、新书著作者和健康学新学科倡导者,至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8部,为社会多个系统部门各层次人员举办培训或讲座500多场(),现被聘为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

01

为地质工作而锻炼

庄寿强自幼酷爱地质学,17岁时,以第一志愿如愿以偿地考入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此后便一心一意地想着今后如何能成为一名有建树的地质学家。庄寿强决心要为革命而攀登地质学高峰,并立下“一切为了地质”的自我格言。这样就形成了必须具有强健体魄才能更好攀登地质学高峰的明确意识,由此庄寿强便将锻炼身体当成是地质工作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同时确立了相应的锻炼目标,那就是:即便在野外陷入到没有吃、没有喝也不能睡觉的困境,仍然能够持续24小时进行正常野外地质工作;或者,在同等困境下,能够连续48小时进行正常的室内实验室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庄寿强最终选择出只与地质最为相关的长跑、游泳、举重运动和冬季冷水浴四项进行锻炼。 

02

实践出真知 深思成理念

1963年,庄寿强设立了专门的《锻炼》记录本,并在其首页上端正地写下“没有体质就没有地质″ “向为党健康地工作六十年而努力”等激励语,开始了长期性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有分析的体育锻炼。

《锻炼》上所记的主要内容有:每天()实际锻炼项目的名称、锻炼组()数、运动量、锻炼时长及身体反应情况,每半个月一次的小结、每()年的总结(包括单项锻炼总结与全面运动总结),阶段性及年度锻炼计划,各类运动会观后感,有关锻炼的文学创作以及体育卫生知识学习心得等等。实践出真知,深思成理念。通过长期的运动与思考,庄寿强探索出了全新实用的间隔锻炼(法),并由此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健康水平等级的理念,即:将身体健康状况划分为8个相对等级,例如,8级中的0级健康相当于亚健康,1级健康是一般水平的健康,24级健康则命名为超健康。

庄寿强认为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养生也非常重要,但是,养生一般只能养到1级健康而已,养生很难养出超健康。就像任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样,要想得到高水平的2-4级超健康,那就必须进行体育锻炼,由此便自然形成了养生、健身和炼身完整的人生健康“三部曲”理念。

03

获得“三无二精”超健康成效

2021年,《全新间隔锻炼及超健康理念——57年体卫结合之探析》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是庄寿强在57年时间里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明确目的、有合理计划、有详细记录和有各类系统总结的体育锻炼基础上,再从理性角度将其特殊的个性锻炼经验提升到普遍的共性锻炼理念高度后撰写而成。

他用了较少运动量和锻炼时间的投入,获得了 “三无二精”的超健康成效。即:57年的工作中,从来没有请过一次病假、没有住过一次医院、没有挂过一次水的“三无″和身体始终处于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的“二精"状态。

如今,庄寿强虽退休十多年,但由于一直持续进行着合理的间隔锻炼(每隔七八天进行一次500010000米的长跑锻炼)和冬季冷水浴,所以仍旧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态。在享受着无疾病打扰的幸福生活外,庄寿强仍在为国家发挥着余热一一退休以后仍继续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在全国20多个省()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中企业等不同部门单位中进行地质学、行为创造学、地质旅游学和运动健康等方面的培训或讲座2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