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南京武汉共庆“国际档案日” |解读长江大桥档案里的精神密码
[发布时间: 2023-06-06 05:55]  本文已被浏览过: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两座大桥  两地结缘

在长江上建桥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年梦想终成现实。195710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修建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为后来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等桥梁积累了成功经验。
19601月,南京长江大桥开工。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当年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的建设大军从五湖四海来到南京,参加南京长江大桥修建工作,大桥通车后,又去往全国各地继续将人生奉献给建桥事业。从此大桥局第二、第四桥梁工程处(中铁大桥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都将本部设在了南京,他们60多年来根植南京,在江苏乃至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世界级桥梁。

因为长江上的两座大桥,让南京和武汉两地结下了深厚情谊。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档案部门与大桥局,率先探索了“地企合作开发”模式,对南京长江大桥档案进行了系统开发,精心打造了“五个一”系列精神文化产品,取得了丰硕成果。

兰台桥思  继往开来

活动分为南京、武汉两个现场,采取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现场采访、故事会等形式,以武汉、南京两地直播连线、跨省互动方式,透过档案视角,追溯七十载建桥记忆,展示大桥建设成就,共话南京武汉 “同饮一江水、共护两座桥”的城市情谊。


活动现场,东湖宾馆毛泽东故居陈列馆讲解员深情讲述了毛主席视察武汉,为长江大桥选址发生在蛇山上的故事。


来自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的桥梁专家从专业角度介绍了两座大桥在中国建桥史上的重要作用。老中青三代大桥人讲述了当年建桥、修建内陆大桥到跨海大桥、修建国内大桥到海外大桥的故事。江苏省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有关专家分享了馆藏档案中有关两座长江大桥的故事。


跟随直播镜头,听着亲历者的叙述,观众更能感受到雄伟大桥背后的拼搏和奉献。 


两地共享  保护传承

长江大桥是南京、武汉的名片,也是中华民族勇于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精神的体现,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档案相继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展示一江水、两座桥的历史现实联系,用档案讲好党的百年故事、讲好党领导下建设中国桥梁的故事,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强化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此次活动现场,中铁大桥局集团向江苏省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捐赠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图长卷和建设声像资料,江苏省和南京市档案馆回赠了《南京长江大桥档案》《南京长江大桥故事》《我们的大桥》等系列书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显信教授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咱们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者访谈实录》及口述史采集数据。 

南京市档案馆和江苏省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武汉市档案馆、中铁大桥局正式签署了馆藏两桥数字档案共享开发利用备忘录。备忘录的签订将更好地利用两座长江大桥的档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上跨越新的“天堑”和“天险”,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创特色走在前的新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