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怀念| 那个创建鼓楼幼儿园的人
[发布时间: 2021-09-10 14:00]  本文已被浏览过: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老师

一群可敬可爱的人


他们被称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他们用三寸粉笔

勾画出时光的年轮

我们置身其中,长大成人


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翻开档案,怀念一位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的教育事业的名师。

陈鹤琴(摄于1916年)

陈鹤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五四运动后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陈鹤琴出生于1892年,当时积弱的中国,唤起他强国的决心。他认为强国须强教,要挽救积弱的祖国,必须从教育人做起,而儿童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他许下的志愿

将自己一生都献给

中国的教育事业


留美回国后,陈鹤琴致力于开创中国化儿童教育,大教授搞起了娃娃教育。

1920年,29岁陈鹤琴初为人父,他拿着照相机,对着已经熟睡的婴儿连连拍照,然后用钢笔在本子上记录下儿子成长的点滴:

1

这个小孩子是19201226日凌晨2点零9分生的。

生后2秒就大哭,一直哭到219分,连续哭了10分钟,以后就是间断的哭了。

……

135

他从睡梦中惊哭起来,两手向上,眼睛往上开了两次,哭出短而快的声音。

……

490

他拿了一块肥皂,用手捻着,在洗衣板上磨来磨去,模仿他祖母洗衣服的样子。

陈鹤琴夫妇与他们刚出生的长子陈一鸣

陈鹤琴的长子陈一鸣

连续808天,陈鹤琴仔细观察着儿子的成长发育过程,并用文字和照片做了详细记录下来,从而建立起了一份图文结合的儿童成长档案。

根据详尽的观察结果,陈鹤琴完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书,奠定了中国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理论基石。

陈鹤琴的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

此后,陈鹤琴从理论转向实践。

1923年,南京鼓楼头条巷25号,陈鹤琴在自己住宅里办起幼稚园,取名南京市私立鼓楼幼稚园,这是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试验中心。

南京市私立鼓楼幼稚园

陈鹤琴作为园长,事事亲力亲为,布置园地,种植花卉,订制课桌椅,添置秋千、摇船、摇马、大小积木、沙盘等运动器具。园地布置成草坪,四周种上冬青,俨然是个小公园。

在幼稚园内游戏的孩子们

陈鹤琴设计的玩具

如何培养教育儿童?陈鹤琴总结了5个方面:一、发展儿童智力;二、培养良好美德;三、养成独立自强精神;四、练成健康的体魄;五、培养为公的人生观。

幼稚园组织孩子坐船去燕子矶游玩

在陈鹤琴的倾心努力下,南京市私立鼓楼幼稚园大获成功。陈鹤琴随之将办学经验总结推广。

19499月,陈鹤琴作为华东教育界代表团副团长,赴京参加中华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受到周恩来接见。

陈鹤琴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

19528月,陈鹤琴先生主动请政府接办幼儿园,使其继续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六十余年中,他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师范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以毕生的心血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教育之路。

陈鹤琴的墨宝《人生七十古来稀》

陈鹤琴曾说:“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

陈鹤琴手书:一切为儿童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循循然善诱人


谢谢那些

为我们打开世界的人


祝老师,节日快乐!